兩日來因工事在西營盤亂逛。
竟然買了好些吃的,像個亂買一通的遊客。
看見齒留香門面細細,裝修近無,因要借電話執了包芝麻蛋卷,老闆娘口甜跟口話香蕉糕亦佳。跟麥當勞機械式緊接循例問「要唔要加多個脆香雞翼?做緊特價」不同#,這有點像信個專家的推薦,也有點像信個大廚的自信,也可能是兩者兼備,也又買了。帶給同事吃,同事說這間有名,我才知這叫真人不露相 — 稍有名氣的食店,門面不都是貼滿名星合照和雜誌報導的嗎?一吃,香蕉糕煙韌,也香;平日不愛吃的蛋卷聞都聞到好食,食落香脆,少少椰絲剛好點睛!
在扶手電梯旁的小小舖頭,看見紅噹噹的紅到底麵家。剛想買蝦子麵儲糧,入內方知寶號於元朗發跡,來到港島的西營盤,也算是條過江龍(過咗港㖭)。一盒盒紅色盒,整齊的排滿整個貨架。紅盒外的牌子,寫着令人食指大動的蝦子麵、瑤柱麵 . . . . . . 店員是個黃老太級數的婆婆,笑容可掬(也跟麥當勞櫃面的機械式培訓出來的純熟微笑有點不同#,是種討人歡喜的親切感。細問邊隻啱食,婆婆清晰解答;再問煮法,說「水滾落麵餅,兩分鐘即成,調味都唔使」!買了盒回家即試,先落冬菇滾水,再落麵餅,湯香濃得如魔術 — 是誇張了點,但這一年來每次依書煮食,常驚嘆幾種聽落唔多相干的食材,整幾整竟能變出第n+1個味道 — 這個湯雖然不是自己撈埋幾樣嘢,但亦有那種驚嘆。等等,還是蝦子麵本該如此?只是現在太多「本該」都非必然,要不然就不會有「雞有雞味」之說。一棵生菜、幾隻冬菇加兩個蝦子麵麵餅,就成了一頓好好住家飯。
西營盤也不不盡是老店小店,其實倒是西式餐廳越開越多。這該是同為老區,深水埗和西營盤的分別之處。大概是看準這西洋市場,在一眾小店中間就有這賣盡德意法英的食材配料小店。想要的紅酒醋和茄膏都找到了,可以試煮西西里燴雜菜!青年店員在一旁講解食材來源煮法,聽落頭頭是道。
想煲祛濕的土茯苓湯(腦內盡是食!),一問之下竟不在兩座街市中,而在街市旁的花店處。花店主人見我不懂煲,傳了我條跟書中所說略有不同的方。食材煮法,人人本該不同,去到街市受經驗老到的街市大哥大姐指教,點都實在過嚮網上搵料。大姐幫手即劈土茯苓,談起手上皮膚問題,就又講了幾個外敷內服的方法 — 全用植物,有機是也。只是花花草草都不平,亦覺在西營盤使錢太多(!),所以決定將處方帶回深水埗一試。
袋中裝着幾廿樣食物,在西營盤街上走,上斜落斜多,有點吃力。但天氣近日少見的好,曬點初夏的太陽真不錯。是否閒情逸致推波助攔就不得而知,但行着竟有去旅行的感覺 — 每一處都新奇的感覺。是這個新奇,在慫恿我買東西嗎?
一直不太明白上司這個老外,對西營盤何解咁鍾情。逛了幾逛後,卻對此區好感大增。是食物好吃,是老店眾多,是華洋雜處,抑或是沿山而建,格局錯落有致?說不出個所以然。
地鐵下年終於降臨這個社區,改變當然早已翻天覆地。該再花點時間,在地鐵出現前的西營盤內走走。
#其實無意「批鬥」*麥當勞 — 此等服務見於各式連鎖店,所以把名字換作其他餐廳超市,換個貨品名,比喻照搬無誤。
*近來商界政界中人一遇到弱勢社群爭取權益,就將之誇為「文革」、被「批鬥」?每次聽見,都覺嘔心又𢛴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