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8日星期一

瘟疫教曉我的事:現實



(圖片:https://specials-images.forbesimg.com/imageserve/5d3144097ed2c70009a2c3a1/960x0.jpg?cropX1=916&cropX2=4248&cropY1=304&cropY2=2180)


本能地不喜歡這兩隻字。 

也不是想全天候雲遊太虛,很多時甚至覺得自己幾理性。只是聽到人用「現實」兩隻字,後面總是一串裝成無能為力的軟弱,扮作睿智的安於現狀。「面對現實」背後,是對自己不忠不實。我真的理想地相信,「現實」大部分時候是自己的行為思想逐少逐少積累出來的。我不想當自我實現的自製現實受害人。

可是,我不得不承認, 現 實 是,我一直在 逃 避 現 實。而這個 現 實 和其他現實一樣,是我製造出來的。 

我已經維持了這個天真的想法很多年:做自己 喜 歡 (或至少不討厭)的事才會有心做,有心做才會做得好,做得好就會慢慢有收入,有收入就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就是我認為的 成 功。 

似乎我喜歡藝術和瑜伽。說是「似乎」,是因為我真的沒有很狂熱的感覺,只是有點強逼症地覺得要做,覺得這些是我會繼續做下去的事,就好像洗澡和摺衫一樣。藝術和瑜伽也有帶來收入,但和收支平衡很多時有不少距離。慢慢地,我不知道自己還可不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我的想法有bug,快要hang了。 

瘟疫期間,藝術和瑜伽都幾乎全停頓了。自己賴以為生的活,原來那麼不堪一擊。有bug要hang這事,好像地球鐘的秒針一樣又推前了不少。我要面對 現 實 的日子,即將來臨。 

自由身已經維持了九年,沒有辦工室沒有同事沒有逼交通逼食晏實在人道得多。好幾次,我都跟朋友說,要是再次做全職,就很難再做自己的藝術(和瑜伽)了,那和 死 亡 差不多。

其他出路就是努力地將藝術和瑜伽(喜歡做的事)變成可以維持的事。我還是(天真地)把藝術(創作)想像成純粹的靜土,盡量不牽涉其他雜質,包括 現 實(金錢)的考量。靠瑜伽呢,我就要宣傳自己,宣傳就得多用社交媒體。 

我一直覺得練習瑜伽是內在的體驗,加上本身就不太在社交媒體上表現自己,所以之前是幾乎不是為自己的練習拍照。在這段期間,為了宣傳我的網上課,我開設了一個瑜伽Instagram(之前連Instagram也不太用! ),定期上載自己練習的照片。對我這種不太愛表現的人來講,這樣做是個大突破。可是,我想還未太會玩社交媒體的宣傳,也只是把腳指尖浸落水,宣傳效果並不理想,網上課越上越少人,有時因為螢幕上得零個學生而要取消。 

我知道,單單是社交媒體,我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更認真地拍攝照片,花多些時間製作社交媒體的內容。可是,一想到這裏,就覺得自己在做 違 心 事 — 將拍照凌駕於瑜伽練習的違心事。在我心裏這是大妥協,但其實只是微微的一細步。 

我要 面 對 現 實,放下扮成怕醜的自尊,展示多些自己的藝術和瑜伽出來,才可以令多些人知道,才可以有事情發生,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此時,我總想起爸爸捱出頭來的故事。現在談笑風生話多年、幾句交待了的經歷,當中有不少我難以想像、也不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例如十二歲闖去另一個國度,例如被人捉去,例如為了生計,甚麼工甚麼事也要做。做了幾十年裝修的他,因為身邊的師傅都退得九九十十而生意減少,去年底毅然(對我來說)轉了做清潔工,還說好做,可以偷懶,也是笑笑口說的。一想像到他穿着制服在廁所裏,我就有點羞愧自己不爭氣,更羞愧自己其實不打算去做些甚麼令他不做清潔工。他那個心裏引以為傲的碩士畢業兒子,沒有好好地供養他,甚至他自己也養不好,但爸爸還是能屈能伸的做下去。

我仍然相信,「現實」大部分時候是自己製造出來的。那麼,現在我要做甚麼,才能使我相信的「做自己 喜 歡 (或至少不討厭)的事」變成 可 以 維 持 的 現 實?

1 則留言:

匿名 說...

能夠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麼多年,真的很不容易,希望你不要因為現在的情況而否定過去的自己。

看了你的情況,我有一點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夠為你帶來一些參考的價值。

現在你最困惱的是瑜珈的宣傳沒有達到理想嗎?如果是,會不會考慮參考一些身邊跟你的目標對象相似的人的一些看法?例如他們看到甚麼類型的資訊會讓他們想要開始或重新學習一種運動?如果有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可以直接讓他們看你現在做的,看看有沒有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心臟比較強的話,更加可以問那些說話比較直的,可能可以找出問題的所在。

如果想要重新評估現在的生活模式是否能夠繼續下去。暫停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嘗試讓自己嘗試接觸一些新的工作或領域,可能會有點新的啟發。不管能不能夠開拓新的路,至少可以用距離再重新評估現在正在走的是不是值得走下去,會唔會有新的方式去走;也可能可以找到初心,找到讓自己變得狂熱的理由。

另外看到你提到父親的部分,覺得你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父母也希望讓子女供養才快樂。看到兒子能能夠獨立,健康快樂的生活也是一種安慰。所以不要想太多,先處理當下的煩惱吧!